|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
| 这首诗《云消华月满仙台》是一首描绘宫廷盛景的诗,通过对华美的建筑、礼仪、美食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和欢乐祥和的气氛。 首句“云消华月满仙台”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轻柔的月光逐渐消散,华月升至半空,仙台之上,烛火辉煌,瑰丽非凡。此句描绘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引人入胜。 “万烛当楼宝扇开”进一步描绘了楼阁之高,烛火之多,如同白昼一般。而“宝扇开”则暗示了宫廷中的华美礼仪,扇子是古代宫廷礼仪中常见的物品。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想象,描述了仙境般的场景。双凤扶着皇帝的辇车在云中下凡,六鳌则被用来支撑海上仙山。这种想象既体现了宫廷的神秘和庄严,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历史典故,描述了周朝的春酒和汾水秋风的景象,但这些景象在诗人看来,都比不上眼前这宫廷的升平景象。这里既有对历史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赞美。 最后,“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欢乐和对君王的敬爱。君王举起紫霞杯,与众人共饮,共享这升平盛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宫廷的盛景和人们的欢乐,表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