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 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
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
*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
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
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
丽华*发如鉴,曾此笑相将。
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
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他山一卷石》,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中的“他山一卷石”这个标题就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仿佛将历史的一卷石书展开在读者面前。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后庭玉树”、“璇室”、“阿房”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诗中的“何意效时妆”表达了对历史上的盲目效仿和虚荣的批判。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常会盲目地追求时尚,而忽视了自我和真实。这种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理解和反思。 “天生偶然斑驳”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不可抗拒。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困难。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丽华发如鉴”和“江山瓶坠”等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悲欢离合和兴衰变化的感慨。历史上的英雄美人,都如同镜中的影像,短暂而美丽。然而,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却成为了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最后,“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敬仰。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学习,不断进步,弥补过去的缺憾。同时,我们也应当尊重和敬仰历史上的英雄和先人,他们的精神和智慧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的深度剖析和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敬仰。它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和敬仰历史。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思考。
下一首
《池上》
诗词关键字: 陈迹 万世 天生
相关诗词
  • 1
    [宋]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 2
    [南北朝]
    二妃丽潇湘。
    一有乍一无。
    佳人承云气。
    无下此幽都。
    当追帝女迹。
    出入泛灵舆。
    掩映金渊侧。
    游豫碧山隅。
    暧然时将罢。
    临风返故居。
  • 3
    [当代]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