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余多寓止精舍…四》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雨夜中与禅床相伴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描绘了作者在雨夜中渴望聆听禅师清净的话语,与禅床相伴的场景。这里的“净话”可能指的是禅师对佛理的讲解或开示,而“禅床”则可能是禅师打坐或休息的地方,两者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作者未能再次与禅师相见,只能在秋灯下看到禅师的影堂,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感慨和无奈。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作者比作漂泊的孤云,辜负了曾经的约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在处境的无奈。而“薄宦转堪伤”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现在职业的轻薄感到悲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围绕着长松塔,远远地焚香祭奠的场景。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祈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尊重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夜中与禅床相伴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诗词关键字: 负约 雨夜 相见
相关诗词
  • 1
    [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 2
    [唐]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 3
    [唐]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
    嗝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伺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飘万徐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刑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朋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惜凤便,一举凌苍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