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断觜瓶》

心法无断灭,踢倒一净瓶。
华林不奈何,不脱声色名。
真如俱是戏,心境一等平。
不落有无用,三昧本空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的深刻见解,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禅修的精髓和境界。 “心法无断灭,踢倒一净瓶。”这句诗描绘了禅修的核心——无我、无断灭的境界。它象征着禅修者已经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再被自我和外界的断灭所困扰。净瓶在这里象征着外在的物质世界,被一脚踢倒,意味着禅修者已经不再被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困扰,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 “华林不奈何,不脱声色名。”这句诗描绘了禅修者在声色名利面前的淡定和无动于衷。华林象征着繁华的世界,不奈何表示不受其影响,不脱声色名则表示禅修者能够应对各种声色名利的诱惑,而不会因此动摇自己的内心。 “真如俱是戏,心境一等平。”这句诗表达了禅修者对真实和虚妄的理解。真如虽然是存在的,但它也是无常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游戏。心境一等平则表示禅修者的内心平静如水,不受外界的影响。 “不落有无用,三昧本空清。”这句诗表达了禅修者的无执状态。不落有无用意味着禅修者不会执着于任何有或无的事物,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三昧本空清则表示禅修者已经达到了内心的清净和寂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越二元对立、不受外界影响、内心平静无执的禅修者的形象,展示了禅修的精髓和境界。它鼓励人们通过禅修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无执,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和智慧。
诗词关键字: 三昧 声色 奈何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法尔离言说,翛然百不思。
    语皆随类堕,春在不萌枝。
    道后谁名我,花前总是诗。
    诸尘三昧起,未许老胡知。
  • 2
    [明]
    京洛冶游子,浮湛声色场。
    青骊服文舆,丹组绾罗裳。
    翱翔狭邪间,顺风扬芬芳。
    高堂置广宴,曲榭开闲房。
    分曹效百戏,作使征名倡。
    良庖脍肥鲜,珍馔溢圆方。
    朱华忽西逝,兰膏嗣其光。
    客醉赋无归,宵分歌未央。
    为乐自今日,千岁固其常。
    安能转多忌,叹息怀虞殃。
    ¤
  • 3
    [宋]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
    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
    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
    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
    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
    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
    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
    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
    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
    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
    嘻其孰使然,险薄乃至是。
    试尝评往册,匪敢立怪议。
    友或失之初,绝交宜早计。
    临危乃卖之,吾终罪郦寄。
    呜呼今之人,此辈殆满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