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城西杨梅》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作品赏析
这首诗《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是一首描绘荔枝盛景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对荔枝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热烈、繁华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丰饶景象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描绘了荔枝树在烈日下燃烧的景象,如同火树银花照亮了千山万水,吸引着南方的客人前来观赏。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将荔枝树的繁茂和热烈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赞美。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和神秘。前一句描绘了游人在荔枝林中漫步,如同走在红色的屏障之中,展现出荔枝林的壮观景象;后一句则描绘了荔枝果实的仙气和炼丹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神圣和神秘。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两句诗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荔枝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描绘。前一句将荔枝果肉比作猩猩的嘴唇,在露水中晶莹剔透;后一句则将荔枝外壳比作鹤的头顶,迎风摇曳,如同玛瑙般寒冷。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将荔枝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是诗人的想象,如果汉宫知道荔枝的美味,一定会通过驿站将荔枝送到长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荔枝在古代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热烈、繁华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丰饶景象的赞美和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诗词关键字: 玛瑙 珊瑚
相关诗词
  • 1
    [宋]
    杜宇伤春去,蝴蝶喜风清。
    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
    天际银蟾映水,谷口锦云横野,柳外乱蝉鸣。
    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
    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
    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
    同入醉中天地,松竹森森翠幄,酣睡绿苔茵。
    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
  • 2
    [明]
    横塘渡,临水步。
    郎西来,妾东去。
    妾非倡家女,红楼大姓妇。
    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
    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认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
  • 3
    [宋]
    财到南村六月时,累累红紫玉低垂。
    筠笼送似露犹湿,更费支郎七字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