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杖屨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 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 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无钱。 寒来莫问家中事,才得身闲即是仙。 |
| 这首诗《杖屨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无钱。寒来莫问家中事,才得身闲即是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野外,欣赏自然景色,吟诗作赋,闲适生活的诗。 首句“杖屨相随步野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在田野小路上,脚下是轻便的草鞋,身旁是相伴的友人,共同享受着田野的宁静和清新。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坐临阶石和诗篇”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台阶上坐下,一边欣赏自然景色,一边吟诗作赋的场景。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共鸣。 “要看隔水人家菊”一句,描绘了诗人对隔水人家的菊花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试借系门渔父船”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希望借助系在门前的渔夫船,进一步探索和领略自然风光的场景。这体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且缓归情知有月”和“不生酒兴为无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月相伴,无酒亦可寻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寒来莫问家中事”和“才得身闲即是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事务的淡然处之,以及对身闲的珍视和追求。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得到身闲,就能成为神仙般的人,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野外,欣赏自然景色,吟诗作赋,闲适生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诗歌、友情等多方面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