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

读易岩前访德人,分明枯菌茁芽新。
趋庭领会传心法,一笑陈编万古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易岩前拜访一位有德行的人,看到他枯木又发芽,领悟到老师的传授的心法。他对于老师的教诲心悦诚服,一笑之下,陈旧的书籍也变得万古常新。 首句“读易岩前访德人”,直接点明诗人前往拜访有德行的人,读易岩是访友之地,也是文化圣地,环境的选择已经暗示了此次拜访的重要性。 “分明枯菌茁芽新”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枯木比喻为有德行的人,虽然之前看似无生机,但受到老师的传授和启发后,如同枯木又发芽,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趋庭领会传心法”一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领悟过程,他在接受老师的教导后,如同儿子在庭前听父亲传授心法,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一笑陈编万古春”一句,是诗人对老师教诲的深深感激和敬仰的体现。他对于陈旧的书籍因为老师的教诲而变得万古常新,表达了老师的重要性及其教诲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拜访有德行的人,从中领悟到老师的教诲的重要性及其深远影响,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
诗词关键字: 万古 领会
相关诗词
  • 1
    [宋]
    锦绣洲犹在,熊罴梦已无。
    文风齐两蜀,仙迹接三都。
    白石从天设,青崖见地图。
    荔枝妃子圃,不复曩时输。
  • 2
    [宋]
    继祖岁在丙午少城试闱,与宪车张大著、涪陵卢史君诸公酬唱,不谓误蒙安抚侍郎赏许。
    兹承宠赐汉中所和七诗,敛袵庄诵,舂容大篇,寂寥短章,皆一代之杰作,骊珠宝璐,知所守宝矣。
    唐人有言尝于诗集中曾相见,继祖晚出无闻,何以辱大君子见知于未尝参觌之初,是以益自奋励,不敢怠弃以负鉴裁。
    抑闻韩子苍谓作诗文必得印可,乃自不疑,是以前辈汲汲求知也。
    因尽用前韵赓赋。
  • 3
    [宋]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