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下岩崇封院》

残麦从渠官夺之,山僧何用怨长饥。
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残麦》,作者通过描绘残存的秋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首句“残麦从渠官夺之,山僧何用怨长饥”,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秋麦被收割的场景。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于自然规律的无奈,即农作物在季节更替中必然会走向衰败和消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山僧的哀怨和不满是有用的,因为这是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山僧的“长饥”是生活的常态,而“残麦”则是这个常态的一部分。 第二句“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则将视角转向了人间的繁华。这里的“六月红尘”象征着人世间的喧嚣和纷扰,而“无此玉龙千丈飞”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作者将秋麦比作“玉龙”,形象地描绘了它的美丽和壮观,仿佛一条千丈长的玉龙在空中飞舞,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作者通过描绘“残麦”,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诗词关键字: 红尘 人间
相关诗词
  • 1
    [宋]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 2
    [唐]
    天上玉郎骑白鹤,肘后金壶盛妙药。
    暂游下界傲五侯,重看当时旧城郭。
    羽衣茸茸轻似雪,云上双童持绛节。
    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
    药成自固黄金骨,天地齐兮身不没。
    日月宫中便是家,下视昆仑何突兀。
    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
    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
    九转琅玕必有余,愿乞刀圭救生死。
  • 3
    [唐]
    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
    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
    刹凤回雕辇,帆虹间彩旃。
    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