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残梅》

暗香消歇粉妆残,点点虚庭碧藓间。
却怪贫家新富贵,地茵纯用鹿胎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贫家在物质生活上的奢华装饰,如使用鹿皮地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物质追求的批判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首句“暗香消歇粉妆残,点点虚庭碧藓间”描绘了一个空寂的庭院,曾经盛开的花香已经消散,粉妆也已残败,庭院里长满了碧绿的苔藓。这里的“暗香消歇”可能象征着精神生活的衰落或破灭,而“虚庭碧藓”则象征着生活的空虚和精神的贫乏。 “却怪贫家新富贵,地茵纯用鹿胎斑”两句则直接批判了这种追求物质奢华的生活方式。诗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说贫贱之家在富贵之后,开始追求物质上的奢华,甚至在铺地毯时都选择了鹿皮胎作为材料。鹿皮胎虽然华丽,但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却可能导致精神生活的贫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空寂的庭院和贫家追求物质奢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诗人对过度追求物质奢华的生活方式持批判态度,强调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考,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诗词关键字: 鹿胎 暗香 点点
相关诗词
  • 1
    [宋]
    婆饼焦啼晓户开,冷东风里惜残梅。
    片云只傍檐头宿,昨夜何山作雨来。
  • 2
    [宋]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
    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
    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
    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
    谁道洞门无锁。
    翠苔藓、何曾踏破。
    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
    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
    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 3
    [明]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
    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
    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
    偶同文翰游,及此良时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