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桃源道中用邢子中丈旧韵》

山川曾是避秦余,何得真成画不如。
想象曾闻昔所赋,经行为记我今初。
欲知赋役无逃遁,看取耕桑映密疏。
雨笠烟蓑春正好,盍抛手板便从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对山川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首联“山川曾是避秦余,何得真成画不如。”诗人首先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象,赞叹其如画一般美丽。这里用“避秦余”来形容山川,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意。而“何得真成画不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真实美景的赞美,认为它比任何画都更美。 颔联“想象曾闻昔所赋,经行为记我今初。”诗人开始思考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想象古人曾经在这里吟咏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意。同时,他也通过“经行为记我今初”表达了对这里的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颈联“欲知赋役无逃遁,看取耕桑映密疏。”诗人开始关注这里的社会生活,通过“欲知赋役无逃遁”表达了对赋役公平、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而“耕桑映密疏”则描绘了这里田园生活的景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尾联“雨笠烟蓑春正好,盍抛手板便从渠。”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山川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应该抛弃手板,来这里享受生活。这里用“雨笠烟蓑”来形容这里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美景和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关键字: 赋役 逃遁 手板
相关诗词
  • 1
    [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2
    [宋]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 3
    [元]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
    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
    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
    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
    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