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禁中对雪》

禁里霏霙朔气饶,萦风飘度蓟门遥。
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
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
悬闻睿诏赓黄竹,伫待东曹染赤毫。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这首诗进行赏析的结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诗从主题上来说,主要是写景抒情。首联直接写雪,“霏霙”,即小雪,“饶”字写出雪之大。大雪纷飞自是平常之景,但是因为它发生在大寒时节,又是在凛冽的北风中飘进京城,所以就显得不寻常。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把一个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严冬景象表现得十分生动。 颔联“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两句对仗工整,且用“飞絮”和“薄绡”来比喻雪花,形象感强。雪花在风中舞动的样子就像在纷纷扬扬地飞絮,而雪花堆积在宫沟里的样子又像轻柔的绡纱。这两句把雪的姿态写得很有神采。 颈联进一步描写雪花飞舞的情景。“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此二句十分巧妙地把“雪”与“花”联系起来。雪中有花,花中有雪,充满了动人的诗意。而“百子”、“万年”又都是借祝颂朝廷寿考之词,含义尤为深邃。 尾联“伫待东曹染赤毫,悬闻睿诏赓黄竹”,是说朝廷命官们正等待着用歌功颂德的歌辞来歌颂皇帝的盛德,这和前面的风雪交加形成两种境界,对统治者歌功颂德的情绪也蕴含其中。 这首诗的用韵也很有特点。它先一韵到底,读之爽利而有余味;到了诗尾才突然换韵,这又与前面形成跌宕之势。这种变换在绝句中是很少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很好的写景抒情诗,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严冬景象表现得十分生动,同时又蕴含着诗人对朝廷的祝颂之情。同时,这首诗的用韵也很有特点,读之爽利而有余味。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陈束的《禁中对雪》是在明朝的首都北京(禁中)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诗中的“禁里霏霏朔气饶,萦风飘度蓟门遥”描绘了北京下雪时的景象,而“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则形象地描述了雪花飘落在金马和铜龙上的情景。此外,诗中还通过“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来表达雪后万物银装素裹的景象。 至于该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但可以推测陈束可能是在宫中任职或在禁地游览时,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同时,诗歌也可能受到当时政治氛围或历史事件的影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了解具体的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黄竹 百子 封条
相关诗词
  • 1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 2
    [唐]
    何处生春早,春生云色中。
    笼葱闲著水,晻淡欲随风。
    度晓分霞态,馀光庇雪融。
    晚来低漠漠,浑欲泥幽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漫雪中。
    浑无到地片,唯逐入楼风。
    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
    自悲销散尽,谁假入兰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霁色中。
    远林横返照,高树亚东风。
    水冻霜威庇,泥新地气融。
    渐知残雪薄,杪近最怜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曙火中。
    星围分暗陌,烟气满晴风。
    宫树栖鸦乱,城楼带雪融。
    竞排阊阖侧,珂伞自相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禁中。
    殿阶龙旆日,漏阁宝筝风。
    药树香
  • 3
    [唐]
    时同事弗同,穷节厉阴风。
    我役流沙外,君朝紫禁中。
    从容非所羡,辛苦竟何功。
    但示酬恩路,浮生任转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