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里霏霙朔气饶,萦风飘度蓟门遥。 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 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 悬闻睿诏赓黄竹,伫待东曹染赤毫。 |
|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这首诗进行赏析的结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诗从主题上来说,主要是写景抒情。首联直接写雪,“霏霙”,即小雪,“饶”字写出雪之大。大雪纷飞自是平常之景,但是因为它发生在大寒时节,又是在凛冽的北风中飘进京城,所以就显得不寻常。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把一个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严冬景象表现得十分生动。 颔联“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两句对仗工整,且用“飞絮”和“薄绡”来比喻雪花,形象感强。雪花在风中舞动的样子就像在纷纷扬扬地飞絮,而雪花堆积在宫沟里的样子又像轻柔的绡纱。这两句把雪的姿态写得很有神采。 颈联进一步描写雪花飞舞的情景。“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此二句十分巧妙地把“雪”与“花”联系起来。雪中有花,花中有雪,充满了动人的诗意。而“百子”、“万年”又都是借祝颂朝廷寿考之词,含义尤为深邃。 尾联“伫待东曹染赤毫,悬闻睿诏赓黄竹”,是说朝廷命官们正等待着用歌功颂德的歌辞来歌颂皇帝的盛德,这和前面的风雪交加形成两种境界,对统治者歌功颂德的情绪也蕴含其中。 这首诗的用韵也很有特点。它先一韵到底,读之爽利而有余味;到了诗尾才突然换韵,这又与前面形成跌宕之势。这种变换在绝句中是很少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很好的写景抒情诗,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严冬景象表现得十分生动,同时又蕴含着诗人对朝廷的祝颂之情。同时,这首诗的用韵也很有特点,读之爽利而有余味。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