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喜与师兄,俱是圜悟子。 妙喜移住径山,师兄迁来在此。 虽与师兄同条生,不与师兄同条死。 八两与半斤,青红对碧紫。 师兄解唱泥牛吼,师弟宁忘木马嘶。 豁开顶上活人眼,鄮山山下是真归。 |
| 这首诗《妙喜与师兄,俱是圜悟子》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描绘了两位僧人妙喜和师兄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修行中的成长和变化。 首先,诗中提到了妙喜和师兄都是圜悟子,这表明他们都是修行的僧人,并且与圜悟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妙喜现在移住在了径山,而师兄则迁来在此,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地理位置有所变化,但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接着,诗中表达了妙喜和师兄虽然同生于一条枝条上,但他们却不会在同一时间死去。这暗示了他们的修行道路不同,但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接着,诗中用八两和半斤、青红对碧紫等比喻,表达了妙喜和师兄在修行中的不同理解和领悟。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修行方式,但都保持着尊重和理解。 最后,诗中描述了师兄唱起了泥牛吼,而师弟则想起了木马嘶。这表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仍然存在,并且他们都在修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两句诗“豁开顶上活人眼,鄮山山下是真归。”表达了修行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豁开心灵,看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并且找到真正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妙喜和师兄的关系,表达了修行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们在修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