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 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 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 载酒拂石,寻壑经丘。 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
|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逸民和高士的赞扬和向往之诗。诗中描绘了晋代的逸民,他们乐天知命,无忧无虑;唐朝的遗臣,他们坚守古训,爱好修身。这些人物或被比作夷、惠等古代高士,或被比作冰心玉洁的典故人物。他们炯炯有神的松姿和竹节,如同铁画银钩的书法,展现出他们的高尚品质和艺术才华。 诗中“二妙之全美,千载之风流”一句,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全面赞美,他们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横溢,留下了千古的风流。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逸民和高士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像古代逸民一样乐天知命,像遗臣一样坚守古训,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松竹那样高洁,像书法那样有艺术才华。 最后,“载酒拂石,寻壑经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具体行动,他愿意带着酒水和石块,去寻找山川之间的美好风光,过着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向往和追求之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逸民和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