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韩忠献早夏众春二诗帖赞》

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
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盖亦毕于翰墨。
如彼纤巧,旬锻月炼,又焉和以践其阃阈。
春萌夏假,默具帝力。
公诗自然,于以观德。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赞美,对其诗歌艺术特点的赏析。 首句“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是对杜甫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赞美。五言诗简洁而意蕴深远,七言诗丰满而体式无错。这表明杜甫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盖亦毕于翰墨。”这里,诗人将杜甫的诗歌比作大自然,表达出杜甫诗歌中蕴含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如彼纤巧,旬锻月炼,又焉和以践其阃阈。”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杜甫诗歌的精致和锤炼,表达出他对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 “春萌夏假,默具帝力。公诗自然,于以观德。”最后两句赞美杜甫的诗歌自然流畅,其中蕴含着帝力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形式上,也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即杜甫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杜甫诗歌艺术的赞美和欣赏,表达出诗人对杜甫诗歌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诗词关键字: 五言 翰墨 造化
相关诗词
  • 1
    [宋]
    扶桑擎日,厥干万尺,以为公笔。
    天寿平格,元圭昭锡,以为公墨。
    阴阳阖辟,鳌柱立极,见此伟特。
    太山绝壁,九河碣石,莫动笔力。
    有云五色,曾著瑞籍,多士辟易。
    繄天实启迪,岂以诩饰,如彼韦陟。
    公骑鹏翼,归侍帝侧,有是遗迹。
    荣光交射,星月珠璧,终古不忒。
    维珂之得,再拜叹息,坱圠孰测。
    几几赤舄,尚想公德,永镇下国。
  • 2
    [宋]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寿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 3
    [宋]
    东门祖帐何骈阗,绣衣使者发汝川。
    星轺未远竹坡侧,风采已驰梅岭边。
    潢池带刀吾赤子,威信凭渠半幅纸。
    寸抹尺铁曾不烦,坐令悔悟安田里。
    化顽一日归吾仁,此特细事胡足云。
    频年惨惨楚氛恶,旱潦呼天天莫闻。
    民须粒食瓶无粟,非公谁捄沟壑辱。
    倾囷倒廪不遐遗,十一州人均谷腹。
    安得天下使者心公心,尽变愁欢为义吟。
    君不见乡来使蜀韩忠献,起危饥民七百万。
    又不见传公拥节京西时,狱讼不苛传经典。
    公今阴德能穹崇,活人手段如两翁。
    于嗟活人手段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