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叠,好吐胸怀悟至尊。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鵷。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直言进谏的官员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扬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首句描绘了皇帝的诏书在深夜时分从日华门下发的场景,象征着这位官员在深夜中仍然坚守职责,为朝廷尽忠。而“辇路”则暗示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这句诗描绘了当前国家面临的形势,边境烽火不断,战事频仍,而朝廷内部却缺乏公开讨论和建言献策的机会。这暗示了这位官员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缺乏直言进谏的遗憾。 3. “不须目睫忧多叠,好吐胸怀悟至尊”:这句诗表达了这位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他不需要过多地担忧和忧虑,而是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告诉皇帝,帮助他看清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鵷”:这句诗表达了这位官员对富贵功名的追求和执着,他认为这些是人生中应该追求的东西,但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因为追求权力和名利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直言进谏的官员的敬仰和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词关键字: 诏书 烟尘 功名
相关诗词
  • 1
    [宋]
    半生共饮西江水,草木由来臭味同。
    交臂便同鸿燕社,论心不隔马牛风。
    君方鸣佩趋双阙,我自烧车延五穷。
    景倩仙尘凝望处,为言驿骑莫匆匆。
  • 2
    [宋]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
    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
    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
    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 3
    [宋]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园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
    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
    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