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风萝月读书楼,藜杖分光夜校雠。 双璧连科天启齿,一珠照府客回头。 金闺通籍传芳信,彩袖称觥衬雅讴。 浪说锦屏家庆好,银潢元有此风流。 |
|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在读书楼中夜间校对书籍的场景描绘,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和学识。 首句“杉风萝月读书楼”,开篇即描绘了读书楼的环境,杉风、萝月,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风过杉林,月照萝叶的声音。 “藜杖分光夜校雠”一句,通过使用“藜杖”这一意象,暗示了作者秉烛夜读的形象,藜杖点明年岁已长,但精神矍铄,仍能秉烛夜读。而“校雠”则是古籍校对工作的专业术语,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学问的严谨和专注。 “双璧连科天启齿,一珠照府客回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书籍比作“双璧”,凸显了其价值之高。而“一珠”则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才华,或者是作者所校对的书籍中的精华部分。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书籍的高质量和作者的自豪感。 “金闺通籍传芳信”和“彩袖称觥衬雅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读书楼中的活动,他通过校对书籍,取得了官场的认可,也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歌声,赢得了同僚的赞赏。 最后两句“浪说锦屏家庆好,银潢元有此风流”,作者可能是在提醒人们,他在这里的读书楼生活,比在锦屏之家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这里充满了学问和雅趣,是真正的风流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作者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一个高雅、专注、有学问、受人尊敬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对官场的认可,以及对独立自主、自由探索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