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杨尉送湫水》

天上妥雨水鸣渠,一龙任责固有余。
今年水来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鱼。
以堰致水高百尺,灵湫在渊烁红日。
彭民怨龙不怨人,龙则有职谁之失。
九峰仙官梅子真,豢龙有术龙不嗔。
去年作堰今请湫,二者兼得苏彭民。
东湖别驾但捧腹,卧听萧萧响疏竹。
往来莫便轻泥涂,软脚有酒为君沽。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水,通过描绘水灾、治水的过程和结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首联“天上妥雨水鸣渠,一龙任责固有余。”描绘了雨水的声势和场景,以及治水过程中一龙的责任。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现了治水的艰难和复杂性。 颔联“今年水来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鱼。”描绘了今年雨水不集的情况,使得彭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甚至不如江中的鱼。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雨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治水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详细描述了治水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以堰致水高百尺,灵湫在渊烁红日。”这里描绘了治水的高明策略和结果,使得水位升高,灵湫的水也变得清澈明亮。这里表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干,也表达了对治水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彭民怨龙不怨人,龙则有职谁之失。”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关心和理解。虽然民众对龙有所怨言,但作者认为龙是有职责的,不能完全归咎于龙。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九峰仙官梅子真,豢龙有术龙不嗔。”作者表达了对九峰仙官梅子真的敬仰和信任,相信他有豢养龙的方法,能够解决治水的问题。这里表现了作者的敬重和信任,也表达了对治水成功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治水的描绘和表达,表现了作者的智慧、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民众的关心和理解,以及对治水成功的信心和喜悦。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上一首
《李》
诗词关键字: 民怨 捧腹 有术
相关诗词
  • 1
    [宋]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
    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
    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
    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
    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
    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 2
    [宋]
    昔日长安际会时,客情乡思两依依。
    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间绶愧才微。
    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
  • 3
    [明]
    紫辰一旦玺书催,早发秦城棨戟开。
    二华曾留标胜赋,三关更见折冲才。
    荒沙落日闲戎垒,古木飞霜凛宪台。
    壮士应看射雕处,不教胡马漠南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