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风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王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莆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佛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佛的敬仰和崇拜。 首先,作者通过描述佛的三身具足,表达了对佛的全面理解和高度的赞扬。佛的三身具足,即法身、报身、应身,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作者通过描述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等场景,表达了对佛的无限敬仰和崇拜。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眉山迹偏显、三乘不起正信心等场景,表达了对佛的慈悲和智慧的赞美。佛的示现虽然不同,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佛像,这体现了佛的慈悲和智慧。作者通过描述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等场景,表达了对佛的引导和指引的感激之情。 最后,作者通过描述阴雨不逢雷雹怒、乘危暗有龙王护等场景,表达了对佛的护佑和庇护的感激之情。作者在梦中感到神鬼知道,暗中有人保护自己,这体现了对佛的信任和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的慈悲、智慧、引导和庇护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佛教赞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