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独夜》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窃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
夹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客鬓双蓬老拾遗》是一首对人生和故乡的深深怀念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内敛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老诗人的形象,通过酒醒时的回忆和梦境,表达了对故乡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首联“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描绘了诗人年老而鬓发灰白的形象,这与杜甫(字“拾遗”)的称号相呼应。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开始,为接下来的诗篇定下了深深的哀愁和反思的基调。在“一灯明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生活的孤独和迷茫,他在酒醒时分,面对着昏暗的灯光,回想过去,思考未来。 颔联“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窃有声皆是诗。”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以及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他忽然意识到,过去的百年就像一场梦一样,而他所有的感受和经历都化为了诗歌。这是一种深深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颈联“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残夜、月下、乌鸦未稳,这些都是孤独和寂静的象征;而“故乡水草”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关怀。他看着那些因为饥饿而飞行的雁儿,心中充满了同情和关怀。 尾联“夹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他想要折下黄花来寄给思念的人。这里既有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年老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反思和对故乡的思念。它以一种深情而内敛的方式,展示了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关怀之情。这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夹衣 明灭 拾遗
相关诗词
  • 1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2
    [唐]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 3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