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
作品赏析
【原题】: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
|
创作背景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请求记文:叶夷中多次写信给张栻,请求他为“敬斋”写一篇记文。这可能是叶夷中对张栻的学识和文笔非常钦佩,希望通过他的记文来赞扬和宣传“敬斋”的特点和价值。
2. 人际交往:张栻和叶夷中可能有一定的交往关系,或者是通过共同的朋友或亲人相识。因此,当叶夷中请求记文时,张栻可能会出于友情或人际关系的考虑而答应撰写。
3. 文学创作环境: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记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当时非常流行。张栻作为一名文学家和学者,对于记文的创作可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这篇《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叶夷中的请求、人际交往和当时的文学创作环境而产生的。
相关诗词
-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
往年曾见赵天乐,数说君家书满床。
成卷好诗人借看,盈壶名酒母先尝。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
老不爱文空手出,从今烦为蓄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