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诗送元晦尊兄》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
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
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气盖世的君侯,他起自南方,气概非凡。他曾登上宫廷,以忠言感动了皇帝。但他的直言不讳也使得权贵们感到羞愧,缩颈不前。然后君侯离开宫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无愧于天地,过着清静的生活。 他收揽了湖海之气,仰慕洙泗之风,不远关山阻隔,为诗人留下了两个月的时光。他们一起探讨经典,共同琢磨心事。君侯超然领悟太极之理,眼底无全牛之碍。他们这些断金之友,出处虽不同,但谋略却一致。 他们在南山对床而语,不是为了享受林壑的幽静。白云在望,归袂飘摇。早晨来临,诗人说出别语,已经怀着离别的忧虑。君侯勉励诗人要精益求精,穷搜妙理,不可忽视毫厘之差,以达到体用周全的境界。驱车万里之道,中途可以停车休息,但他们要共同努力不懈,追求前贤的境界。 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离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益求精、穷理尽性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诗送元晦尊兄》是宋代诗人张栻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创作背景是送别好友朱熹(字元晦)赴任。朱熹是宋代理学大师,与张栻交往密切,二人亦师亦友。在这首诗中,张栻表达了对朱熹的敬仰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通过诗歌的创作,张栻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朱熹才华、人品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海气 林壑 断金
相关诗词
  • 1
    [宋]
    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魉外换其}日夜嘘寒风。
    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
    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傍心自语。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
    昔鲁东门已无人,况今门外车马尘。
    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
    新进少年竞浮靡,妆点春妍学桃李。
    贞元朝士已无多,不识伯淳堪愧死。
    江空岁晚雪满天,钱塘风景经几年。
    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识者犹能传。
    愧乏新诗送盘谷,恨别情多歌不足。
    语言憔悴更可邻,故都写作断肠曲。
    潸然老泪愁天津,铜驼
  • 2
    [宋]
    释履从军蚤滥官,已衰能复尚盘桓。
    迩来齿发羞相问,乞有衡茅觅自安。
    使我襟怀遗内热,诵君诗句袭人寒。
    知谁便是知音者,且作岩溪雪景看。
  • 3
    [宋]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渊其渊。
    山川钟作一书簏,胸次汹涌万斛泉。
    呼来天上佐良史,唤起英雄斧奸魅。
    玉堂万字云锦章,赤墀一对国士器。
    天为资善择畏师,汝作羽翼从吾儿。
    光芒忽报动双剑,翱翔直去分一麾。
    我闻了翁铁脊梁,生晚不得拜履舄。
    又闻龟山与延平,首为东南揭标的。
    今君剖符守其乡,视三先生为有光。
    开明义理当日用,扶植气节争秋霜。
    知君报政只数月,袴襦万口九天彻。
    去时好趁芦花天,归时又见橙橘节。
    道山缱绻持一觥,临别惟有诗送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