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十首呈程殿撰》
福地常披十幅图,仙翁隐处玉为壶。 九华山侧双峰下,还许侬家半席无。 |
作品赏析
|
福地常披十幅图,仙翁隐处玉为壶",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就展现了一个如画卷般美丽的仙境,同时暗示了仙翁的隐居生活。诗人用“福地”形容这个地方,充满了美好和祥和,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仙翁隐处玉为壶”,进一步描绘了仙翁的隐居环境,用“玉为壶”形象地描绘出了仙翁住所的雅致和神秘。
"九华山侧双峰下",这句诗点明了地点,在九华山的双峰下,使得读者能够更具体地想象出这个福地的所在,同时也增加了诗的意境。"还许侬家半席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福地的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拥有半席之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
创作背景
《口号十首呈程殿撰》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十首诗是呈献给当时的殿撰(即翰林院编修)程公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交背景:陈造与程殿撰可能有社交关系,或者二人有文学上的交流。通过诗歌的形式,陈造表达了对程殿撰的尊敬和赞美。
2.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学形式,常被用于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和展示才华。陈造通过这组诗,展示了自己的文学造诣和对程殿撰的敬仰。
由于具体的历史记载有限,无法确定更详细的创作背景。如需更深入了解,可参考相关的宋代文学史料或研究。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