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阵梦锡十首》
诸儒峨冠每扪舌,四肢非骨宁自强。 即今可言尚十八,直须坐治开明堂。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儒家学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学术精神和品格的赞美。首句“诸儒峨冠每扪舌”描绘了儒家学者们峨冠博带,端庄肃穆的形象,而“扪舌”则表现出他们在探讨学问时专注且敬畏的态度。次句“四肢非骨宁自强”则进一步展示了儒家学者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即使身体瘦弱,也要致力于学问和道德的修养。最后两句“即今可言尚十八,直须坐治开明堂”则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者们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以十八岁的年轻力量,坐治开明堂,为社会带来光明和正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通过对儒家学者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的崇敬之情。
|
创作背景
《次韵答阵梦锡十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与朋友阵梦锡之间的交往和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陈造表达了对阵梦锡的回应和对其作品的赞赏。这些诗可能是在陈造与阵梦锡交往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情感、分享思考或者回应对方的诗作而创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情感变化等,因此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