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兴之作辄次其韵》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 隐心空逐市朝乐,着眼未省林泉幽。 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 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 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 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已忧。 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 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个中有路傥深造,直与古人为辈流。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争名夺利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林泉之美的向往。诗人以蝇头蜗角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琐事而争斗的丑态,批判了贪婪和功利心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道、名教和道义的怀念,认为这些才是真正的快乐之源,而非得失之忧。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表现出诗人精湛的诗歌才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厌倦世俗纷扰、向往自然和古道情怀的优秀诗篇。
|
创作背景
《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兴之作辄次其韵》是宋朝诗人李吕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化表现形式,被广大文人雅士所喜爱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政治变动频繁,社会矛盾复杂的时代,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2. 诗人个人经历:李吕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也是这首诗创作的重要背景。他的人生体验、情感世界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吕在宋朝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对生活、社会、历史的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和反思。
相关诗词
-
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枕,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间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插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不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旧荦皆娟好。
愿移纲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
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
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
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
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
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且驰驱朝夕。
皓彩流天宁忍见,双阙笼秋月色。
欲饮无聊,还成长叹,清泪空横臆。
请缨无路,异时林下犹忆。
-
上灵始祖,云景元尊。
严祀夙展,六乐朱轩。
明玉之洁,岂帛之温。
畅乃继序,承德不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