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
作品赏析
|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人生无常、漂泊无依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萍梗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天地间漂泊不定的状态,从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次,从诗句来看,前两句“萍梗天地间,初不异万物”描绘了萍梗在天地间漂泊的状态,与其他万物并没有什么不同。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生比喻为萍梗,表现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定。
接着,第三、四句“可能发深省,惟有一事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认为,在面对人生的漂泊不定时,只有一个事实是能够让人深刻反省的,那就是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人生无常、漂泊无依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萍梗的描绘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定,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
创作背景
**《寓斋》是宋朝诗人李吕所作,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二是当时的社会背景**^[1][2]^。
李吕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变迁,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亲身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1]^。
而《寓斋》这首诗,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的“萍梗天地间,初不异万物。可能发深省,惟有一事实。”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觉得人生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但与万物并无不同。然而,能够让人深刻反省的,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生命的短暂和无常^[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昨宵对月今宵雨,两日阴晴不可凭。
客里招邀常赖友,山中栖止但依僧。
才高何必愁贫贱,时至无烦感废兴。
几度浪浪檐际水,随风飘洒湿孤灯。
-
-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诸公盛称许,往往动得名。
夷途一步趋,可到公与卿。
永怀松柏坚,高谢桃李荣。
谥斋乃曰渐,毫发无妄行。
惟时尹夫子,犹躬南山耕。
是公妙言语,一字与不轻。
铭能为君述,君志益以明。
蹉跎才几何,白发殆数茎。
低回尚前衔,牢落方南征。
潇湘清绝地,屈贾放逐情。
感今重恻古,慨叹识此生。
究竟渐之义,顾未忘蘖萌。
彼哉少年事,老矣夫何营。
彻之易以寓,俯梦仰辄惊。
何止宦为客,身悟浮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