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酬令裕见寄之什》

伯才不鼓琴,良为知音撤。
渊明琴无弦,荆扉昼常闭。
吾道传沧洲,初不待识别。
叔孙志谐俗,礼乐用绵蕝。
子陵持正论,阿庚腰领绝。
宁可负凿方,枉尺未应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计拙。
食指日益敏,资用时告竭。
客至坐无毡,窃与郑公埒。
天随拾杞菊,焉能餍餔餟。
平生所厚人,过门或电制,尝闻贵易交,一命已变节。
包苴既无鱼,裋褐倦造谒。
阔远故人书,谁复访衰苶。
有焰手可炙,其如火不热。
闻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生活艰辛、人情冷暖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伯才不鼓琴,良为知音撤。”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琴艺的向往。接着,通过“渊明琴无弦,荆扉昼常闭。”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在描述人际关系时,诗人通过“叔孙志谐俗,礼乐用绵蕝。”和“子陵持正论,阿庚腰领绝。”等句子,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通过“宁可负凿方,枉尺未应屑。”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妥协、屈服的个性。 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困境时,诗人通过“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计拙。”和“食指日益敏,资用时告竭。”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生活艰辛和经济困难。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通过“天随拾杞菊,焉能餍餔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通过“平生所厚人,过门或电制,尝闻贵易交,一命已变节。”等句子,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有焰手可炙,其如火不热。”和“闻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等句子,展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生活、人际关系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酬令裕见寄之什》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李吕与令裕之间存在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诗歌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另一方面,令裕曾寄给李吕一首诗,李吕便以此诗作为回应。 在这首诗中,李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友谊之情。同时,诗的言辞和风格也体现了宋代诗歌崇尚自然、清新雅致的特点。 综上所述,《酬令裕见寄之什》的创作背景是李吕与令裕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诗歌交流,以及令裕寄诗引起的情感共鸣。
诗词关键字: 正论 变节 礼乐
相关诗词
  • 1
    [宋]
    自古齐山重九胜,登临梦想依依。
    偶来恰值菊花时。
    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昨夜一江风色好,平明秋浦帆飞。
    可怜如赴史君期。
    且当酬令节,不用叹斜晖。
  • 2
    [宋]
    雨後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
    修禊事、郊坰寻胜,特邀君出。
    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
    怪西湖、底事却移来,龟城北。
    酬令节,逢佳日。
    风递暖,烟凝碧。
    趁兰舟游玩,尽杯中物。
    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
    笑杜陵、昔赋丽人行,空遗迹。
  • 3
    [宋]
    民吾同胞,剖破藩篱,元是大家。
    故见之诰诏,视如子弟,谆勤恳切,悃愊无华。
    孝悌力田,职当劝相,起早非干为看花。
    亲酌酒,老农唯诺,句句仁芽。
    晓来犹觉寒些。
    看雨湿风吹旗斜。
    笑吾生八十,尽谙农事,公筵既彻,更共烹茶。
    高唱豳风,敬酬令尹,王道桑麻乐有涯。
    春务急,见溪头杨柳,已可藏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