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宣和殿新竹应制次韵》

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
峻擢湛应烦地媪,巧裁作复借天孙。
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在风中的景象,并赞美了其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赏。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赏析这首诗: 首联“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描绘了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犹如层云四散,让人怀疑是有风雷在驱使它们奔腾。这一联的描绘生动且形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竹林的动态美。 颔联“峻擢湛应烦地媪,巧裁作复借天孙。”中,诗人通过比喻和想象,描绘了竹子的生长和形态。他将竹子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峰,赞叹其挺拔峻峭。又将其枝叶比作巧妙地裁剪过的天孙(神仙)的衣裳,赞美其美丽和优雅。 颈联“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中,诗人通过虎豹和龙蛇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坚韧和力量。虎豹留皮处,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特质;龙蛇起陆痕,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地面上的蜿蜒曲折,展现出其生命力之强大。 尾联“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中,诗人将竹子与圣主造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竹子高贵品质的赞颂。同时,“坐令温诏发霜根”一句,也暗示了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顽强生长,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生动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坚韧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赏。
创作背景
《宣和殿新竹应制次韵》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徽宗赵佶有关。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热爱艺术,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宣和殿是宋徽宗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 在这首诗中,李吕描绘了宣和殿前新竹的景象,通过赞美新竹,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徽宗赵佶及宣和殿的环境有关,通过描绘新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皇帝的敬仰。
诗词关键字: 层云 龙蛇 风雷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葨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 2
    [唐]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
  • 3
    [宋]
    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
    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
    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
    夜初永。
    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
    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
    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
    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