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 峻擢湛应烦地媪,巧裁作复借天孙。 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 |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在风中的景象,并赞美了其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赏。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赏析这首诗: 首联“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描绘了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犹如层云四散,让人怀疑是有风雷在驱使它们奔腾。这一联的描绘生动且形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竹林的动态美。 颔联“峻擢湛应烦地媪,巧裁作复借天孙。”中,诗人通过比喻和想象,描绘了竹子的生长和形态。他将竹子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峰,赞叹其挺拔峻峭。又将其枝叶比作巧妙地裁剪过的天孙(神仙)的衣裳,赞美其美丽和优雅。 颈联“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中,诗人通过虎豹和龙蛇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坚韧和力量。虎豹留皮处,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特质;龙蛇起陆痕,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地面上的蜿蜒曲折,展现出其生命力之强大。 尾联“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中,诗人将竹子与圣主造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竹子高贵品质的赞颂。同时,“坐令温诏发霜根”一句,也暗示了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顽强生长,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生动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坚韧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