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射策后作》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绪,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人生起伏的感慨。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联“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表明了诗人的心境和处境。他虽然在明智的时代里,却因为才华不足而感到惭愧。“青律变寒灰”形象地描绘出季节更替,寒意消退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颔联“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断雁侵云去”形象地描绘出大雁南飞的场景,而“醯鸡傍酒来”则描绘出春天温暖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通过对杨叶和杏花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愁绪。“箭发尚忧杨叶远”寓意着诗人的目标和期望远未达到,“愁生只恐杏花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尾联“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通过对曲江春景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尽日看山醉独回”一句,以看山醉酒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射策后作》是唐代文人卢肇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描绘了他通过科举考试后的心情和感慨,表达了对功名、仕途和社会现实的看法。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环境。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科举制度是社会阶层流动和文人追求功名的主要途径。卢肇作为一位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心情和感受。总之,《射策后作》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体现了卢肇对个人成就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关键字: 不才 杏花
相关诗词
  • 1
    [宋]
    射策金门记昔年。
    又交藩翰入陶甄。
    不妨衣钵再三传。
    粉泪但能添楚竹,罗巾谁解系吴船。
    捧杯犹愿小留连。
  • 2
    [南北朝]
    少年射策罢。
    擢第云台中。
    已轻淄水耋。
    复笑广州翁。
    麟阁伫雠校。
    虎观迟才通。
    方见雕篆合。
    谁与畋渔同。
    待尔金闺北。
    予艺青门东。
  • 3
    [宋]
    黄金满籯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