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早秋言事》

苔染衡门绿有钱,不堪风月渐凄然。
蛩声乍出斜阳外,山色初来落木边。
扫叶偶窥栽菊地,卷帘因作捣衣篇。
故人南北新髭长,昨夜高怀雨滴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思念的深深情怀。 首联“苔染衡门绿有钱,不堪风月渐凄然”描绘了门口的青苔和绿色的门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寂静的环境。诗人用“不堪风月渐凄然”表达了对季节转换的感慨,以及对风月无情、时光流逝的悲哀。 颔联“蛩声乍出斜阳外,山色初来落木边”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蟋蟀的声音和落日的余晖相映成趣,山色和落叶的边缘相映生辉。这两句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寂静、落寞的氛围。 颈联“扫叶偶窥栽菊地,卷帘因作捣衣篇”通过描绘扫叶、栽菊、卷帘、捣衣等生活细节,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这些细腻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也使诗人的情感更加真挚。 尾联“故人南北新髭长,昨夜高怀雨滴蝉”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夜晚雨滴蝉鸣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诗人用“昨夜高怀雨滴蝉”收束全诗,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故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感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寂静和落寞,以及对故人深深的思念。
创作背景
**《早秋言事》是宋朝诗人赵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描绘了早秋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某种感慨或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赵湘的生活经历进行综合推断。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或文学史资料。
诗词关键字: 捣衣 山色 卷帘
相关诗词
  • 1
    [唐]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 2
    [宋]
    绿水澄江得胜游。
    浪平风软称轻舟。
    樽前我易伤前事,柳外人谁独倚楼。
    空感慨,惜风流。
    风流赢得谩多愁。
    愁多著甚销磨得,莫怪安仁鬓早秋。
  • 3
    [南北朝]
    自与君别离。
    四序纷回薄。
    分手清江上。
    念别犹如昨。
    追忆边城游。
    奚寻平生乐。
    俱登巃从岭。
    共坐逶迤阁。
    清吹或忘归。
    繁文时间作。
    连镳戏浅草。
    游幰遵长薄。
    五载同衣裘。
    一朝异暌索。
    夫君颇留滞。
    骖騑未沃若。
    伊家从入关。
    终是填沟壑。
    早秋正凄怆。
    余晖晚销铄。
    林叶下仍飞。
    水花披未落。
    如何隔千里。
    无由举三爵。
    因君奏采莲。
    为余吟别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