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过韩原隐居》

霜落门前石齿清,静中曾听咽泉声。
分题会客多无说,抱疾迎僧忽强行。
窗外叶随蝉影过,井边苔趁雨痕生。
纱巾任侧衣从破,二十年来不到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孤寂与深沉感的诗。首联“霜落门前石齿清,静中曾听咽泉声。”描绘出一幅寂静的秋日景象,霜降在门前,石齿显得更加清冷,静谧中能听到泉水的声音,给人以清冷、孤寂的感觉。 颔联“分题会客多无说,抱疾迎僧忽强行。”描述了诗人在疾病中强行迎接僧人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坚韧和敬畏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郁和孤独。 颈联“窗外叶随蝉影过,井边苔趁雨痕生。”通过对窗外树叶和井边苔藓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静谧和孤寂氛围。 尾联“纱巾任侧衣从破,二十年来不到城。”通过对纱巾、侧衣破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问世事的态度。同时,“二十年来不到城”一句,也透露出诗人深居简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寂静的秋日景象和诗人抱病迎僧、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喜欢安静生活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郁和孤独感。
创作背景
赵湘的《秋日过韩原隐居》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首先,赵湘是一位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山水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其次,这首诗歌的标题《秋日过韩原隐居》表明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和地点,即秋天的韩原,以及诗歌的主题,即隐居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推测出这首诗可能是在赵湘漫游韩原地区,感受到当地的秋景和隐居生活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综上所述,赵湘的《秋日过韩原隐居》的创作背景是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诗词关键字: 雨痕 纱巾 会客
相关诗词
  • 1
    [元]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 2
    [唐]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3
    [唐]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象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