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姑》
尊前相见重咨嗟,江上芙蓉几度花。 记得春风吹绿鬓,小桃篱畔是君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诗人在尊前与旧友重逢,咨嗟不已,感叹时光流逝,江上芙蓉花开落几度。诗人记得当年春风吹绿鬓发,那时候友人的家就在小桃篱畔。
诗的开头,“尊前相见重咨嗟”,直接展现了诗人与故人重逢的场景,饱含感慨,咨询叹息,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诗中的“江上芙蓉几度花”,则借用芙蓉花的开落来寓言时间的流逝,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发了诗人的深深感慨。
“记得春风吹绿鬓,小桃篱畔是君家”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春风吹绿鬓发的景象,生动描绘了青春盎然的景象,而小桃篱畔是友人家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宁静和恬淡。这种对过去的回忆,更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情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读来让人感同身受,倍感温馨又略带悲凉。
|
创作背景
《曹氏姑》是明代文学家沈明臣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家中的一位曹姓姑娘,因战乱而流落他乡,最终被作者收养的故事。通过这篇散文,作者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明代的社会历史环境有关。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作者通过这篇散文,以曹氏姑的遭遇为例,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呼吁社会关注人民的苦难,追求和平安宁的生活。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曹氏姑》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或询问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香风细细出重墙,不见繁枝已断肠。
知有何人卷帘箔,卧看零落满斜阳。
-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余骑骋龙媒。
何如今日家天下,阊阖门临万国开。
-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余。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
道人谓予言,吾言葺吾居。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