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福山港候发》

戈船一片压江流,候晓乘风怏远游。
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
伤心战地风前草,极目飞鸿海上洲。
何处笛声当夜起,军中行乐似边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夜景和军中生活的诗。首联“戈船一片压江流,候晓乘风怏远游”,展现了江边戈船横渡,乘风破浪前行的壮观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远征的壮志豪情。颔联“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以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而壮美的秋夜江景图。颈联“伤心战地风前草,极目飞鸿海上洲”,通过“伤心战地”与“极目飞鸿”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阔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绪。尾联“何处笛声当夜起,军中行乐似边州”,以问句作结,传达出军中行乐与边州生活的相似之处,也引发了读者对军人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江边夜景和军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美,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绪,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壮丽、豪迈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宿福山港候发》是明朝诗人沈明臣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事件及沈明臣的个人经历有关。这首诗描述了他在福山港等待船只出发时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的“山色江声”描述了福山港的自然景色,而“凄凉”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明朝灭亡和南明福王朝覆灭的悲慨。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的敏感触感。 其次,诗中提到“十三陵树萧萧”,暗指明朝的列祖列宗的陵墓已经荒凉冷落,这也反映了明朝的衰落和历史的推进。 综上所述,《宿福山港候发》的创作背景包括了明朝的历史变迁、沈明臣的个人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诗词关键字: 行乐 江流 极目
相关诗词
  • 1
    [元]
    间空中忽有报应,遂作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
    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
    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
    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
    空生初请问,真如善应,大法空王。
    演苦空般若,左右圆方。
    立教分乘引度,通十地、诸圣藏岁。
    虚空里,希夷大道,洗劫永无疆。
  • 2
    [宋]
    覆船山色翠峨峨,栽石藏云不厌多。
    达理禅师超彼岸,莫疑身外有风波。
  • 3
    [元]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
    书灯夜摇动,雾气侵几阁。
    开扉得新月,欲掩见栖雀。
    烟霞暂相违,笔砚庶有托。
    但留松间雪,付与双白鹤。
    庭柯换故叶,林竹脱新箨。
    何日芝草开,拏舟赴前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