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用晦四首》
昭代儒者尊,青云坦修涂。 即今子陈子,尚歌于蒍于。 满岁不自保,尔俗苦好诬。 向来抚字工,督课有不如。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时代儒者的尊崇和青云坦途的前景,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俗的苦难和误解。通过对比现实和过去,诗人表达了对儒家学者的尊敬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首句“昭代儒者尊”表明了儒家学者在当时的尊贵地位,体现了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尊崇。接下来“青云坦修涂”描绘了儒家学者前程似锦、一帆风顺的发展前景。
然后诗人通过“即今子陈子,尚歌于蒍于”来表达对儒家学者陈子的赞美,用歌唱的方式来颂扬他的德行和才华。同时,也展示了儒家学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然而,诗人在“满岁不自保,尔俗苦好诬”中表达了对社会风俗的不满和批评。这句诗揭示了社会风俗的苦难和人们对儒家学者的误解和诬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最后,“向来抚字工,督课有不如”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儒家学者努力和付出的敬意,同时也对社会现象的改善提出了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儒家学者的尊崇和社会风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敬意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
创作背景
陈造的《寄陈用晦四首》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陈造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经常遭受外敌的入侵和内部的动乱。这样的时代背景对陈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陈造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可能经历过一些离别和思念之苦,或者对社会现实有一些不满和愤懑。这些情感都可能在《寄陈用晦四首》中得到表达和抒发。
综上所述,陈造的《寄陈用晦四首》的创作背景包括了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情感抒发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