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
野泊投村店,人烟聚一沙。 月摇江作练,霜落树生花。 近海吴天尽,穿溪泖路斜。 流年与流水,应自笑无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野外泊船投宿村店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漂泊。
首联“野泊投村店,人烟聚一沙”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泊船,投宿于村店的情景,同时描绘了人烟聚集在一处沙滩上的景象,展现了野外的寂寥和人间的烟火气息。
颔联“月摇江作练,霜落树生花”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下江水波光粼粼的场景和霜落在树上,仿佛树开出了花的景象,细腻地表现了自然之美。
颈联“近海吴天尽,穿溪泖路斜”则表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海边,吴天的尽头,穿过溪流,道路斜曲,进一步展现了野外的自然风光。
尾联“流年与流水,应自笑无家”则是诗人对于时间和人生的感慨,流年如水,自己也如流水一般漂泊无依,无法安定,应自嘲笑自己无家可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意境和美感。
|
创作背景
《野泊》是明朝诗人沈明臣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2. 个人经历:沈明臣一生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虽得中进士,但官场生涯并不顺利。他的个人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都在诗歌中得到了反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野泊》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相关诗词
-
朝见芙蓉霜,暮闻梧桐雨。
纵有清夜月,秋光复几许。
宾鸿自北来,野泊未有主。
耿耿银河开,无人见牛女。
老至自悲秋,空阶听蛩语。
流萤照我床,余凉生白皦。
樽中酒不空,与君忘尔汝。
-
野泊斜阳近,江村乱水明。
帆樯千客语,凫雁一群轻。
冻啮寒沙浅,风离古烧平。
昔年淮上月,犹自照韩城。
-
野泊几人愁,浮踪果是沤。
轻舠同一羽,高浪即三秋。
欹枕江声震,开篷雨脚收。
风波身漫涉,何处有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