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庄》
青精作饭紫莼羹,饱后微吟水上行。 不道空山曾有寺,隔溪风送午钟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间生活画卷,同时展现了诗人淡雅宁静的心境。首句“青精作饭紫莼羹,饱后微吟水上行。”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用餐的情景,青精饭和紫莼羹都是山林间的美味,让人饱食之后心满意足。饭后,诗人沿着水边漫步,微吟诗句,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接着,诗人通过“不道空山曾有寺,隔溪风送午钟声。”两句,巧妙地引入了山寺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空山古寺,钟声悠扬,隔溪传送,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钟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意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受,展现了诗人恬静淡雅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钟声也寄寓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感。
|
创作背景
《武陵庄》是明代的沈明臣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地理环境:武陵庄可能位于一个山水优美、自然景色宜人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往往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2. 人文情感:沈明臣可能在武陵庄有某种特殊的情感寄托,比如对自然、人生、友情等的思考和感悟,这些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表达。
3. 社会历史背景:明代社会虽然整体稳定,但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沈明臣作为诗人,可能对社会的现状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这些也可能反映在《武陵庄》的创作中。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与《武陵庄》和沈明臣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