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山川吞尽一壶中,未见先生芥蒂胸。 要识广输藏粟粒,且将谈笑举针锋。 橘中载酒初无碍,花裹行车足有容。 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山川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先生”指的是一位心胸豁达、不拘小节的人物,诗人通过“芥蒂胸”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这位先生心胸开阔、不计较得失的品质。接下来,诗人通过“广输藏粟粒”、“谈笑举针锋”等词语,进一步展现了这位先生的豁达和豪爽。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橘中载酒”、“花裹行车”为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最后,诗人通过“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的句子,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豪爽,同时也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是宋朝诗人曾协的诗作。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懋之的壶中斋有关。壶中斋也许是一个具有特色或寓意深远的居所或书房,也可能是李懋之个人的精神家园或隐逸之所。曾协可能在此处与李懋之共同游览或雅集,受到了壶中斋环境的启发,因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对于创作背景的具体情况,由于现存资料有限,无法做出更准确的推断。您可以查阅更多的文献和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
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
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
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
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
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
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
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
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