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户》
野客何为户,编非茅即蓬。 松坚难阖辟,竹瘦谩牢笼。 疏密殊无准,粗纤任不同。 我常知善闭,宁向此矜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野外居所的诗,以野客的门户作为主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首联“野客何为户,编非茅即蓬”,直接点明了主题,描述了野客的门户,用茅草或蓬草编织而成,显现出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颔联“松坚难阖辟,竹瘦谩笼”,松树的坚韧和竹子的瘦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野外的自然风貌,同时也暗示了野客生活的坚韧与顽强。
颈联“疏密殊无准,粗纤任不同”,进一步描述了门户的编制,疏密不一,粗细各异,尽显自然、随意之美。
尾联“我常知善闭,宁向此矜功”,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朴素、自然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宁愿在这种环境中自豪地生活,也不愿去追求奢华的生活。
整首诗以野客的门户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野外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诗人的情感真挚,诗意深沉。
|
创作背景
曾协的《蓬户》诗,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宋代社会动荡,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感慨。曾协作为一位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也受到了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
在《蓬户》一诗中,曾协通过描写蓬户这样的居住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关切。同时,诗歌中也可能融入了诗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传达力。
综上所述,曾协的《蓬户》是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结合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创作而成的。
相关诗词
-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
律吕自相召,韶頀不难谐。
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
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
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
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
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
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
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
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
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
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
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
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
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
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