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物蠹》

太虚运元气,万物皆凭倚。
物或有所违,气亦随而否。
肉蠹则生蟲,木蠹则生蚁。
嗟哉政亦然,于焉起奸宄。
蠹久不可为,气靡物自毁。
但得元气存,不患蠹不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太虚运元气,万物皆凭倚。”描绘了宇宙的运行法则,元气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里诗人借用了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论,表达了宇宙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观念。 “物或有所违,气亦随而否。”诗人通过物象的变化,阐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即使有些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违背规律的现象,但元气这个根本原则依然不会改变。 “肉蠹则生蟲,木蠹则生蚁。”诗人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变化,形象生动。 “嗟哉政亦然,于焉起奸宄。”诗人由此及彼,从自然规律引申到社会政治,认为政治腐败也会像物质内部的蠹虫一样,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 “蠹久不可为,气靡物自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深深忧虑,如果腐败长久存在,元气将会消散,社会也会自我毁灭。 “但得元气存,不患蠹不死。”最后诗人提出了解决之道,只要保持社会的元气,即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就不怕腐败不除。 整首诗通过元气与万物的关系,形象地揭示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相通之处,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腐败现象的忧虑和解决之道。诗人的哲思和才华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创作背景
《物蠹》是宋朝诗人周端臣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但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弊端和腐败现象。 2. 自然现象:诗中所描述的“物蠹”是指虫蛀害物体,这可能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诗人可能通过描绘这种现象,来表达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兴衰的感慨。 3. 人生经历:周端臣作为一个诗人,可能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思考和态度。 综上所述,《物蠹》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现象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等多种因素有关。
诗词关键字: 元气 奸宄 自毁
相关诗词
  • 1
    [唐]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