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二月五日西郊口占》

晴日西郊按物华,东风寒峭帽檐斜。
江梅已辨调羹事,交割春光与杏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首联“晴日西郊按物华,东风寒峭帽檐斜。”描绘了春天的天气和景色,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东风微寒,吹斜了帽檐。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颔联“江梅已辨调羹事,交割春光与杏花。”则进一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江梅已经开放,杏花也即将绽放,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这一联通过江梅和杏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二月五日西郊口占》是宋代诗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诗。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您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或资料,以获取更多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因此,您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探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帽檐 晴日 调羹
相关诗词
  • 1
    [唐]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
  • 2
    [隋]
    [姑洗羽]执矩期兑,实惟素灵。
    受职储休,万贤以成。
    乡于西郊,奠玉陈牲。
    侑以雅乐,来歆克诚。
  • 3
    [宋]
    喧喧车马西郊道。
    临行更觉人情好。
    住有一年情。
    去留千载名。
    离歌声欲尽。
    只作常时听。
    天上玉堂东。
    阳春是梦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