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谢芸居清供之招》

生平愧彼苍,得饱非耘种。
自揆蔑寸长,居然叨薄俸。
朅来桂玉地,幸了藜藿奉。
日昨访芸居,见我如伯仲。
剧谈辟幽荒,妙论洗沉痛。
呼童张樽罍,芳醪启春瓮。
乃约屏膻荤,初筵俱清供。
珠樱映翠荚,光色交浮动。
佳境喜渐入,恺之未痴惷。
属厌荐春萌,隽永咀秋葑。
黄独忽登俎,味借蜂蜜重,翻怜少陵翁,山雪入吟讽。
早韭晚菘辈,吾家所售用。
列品不自珍,而与朋友共。
琱盘放手空,适口颇恣从。
日暮雨催返,虚窗结清梦。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作者开头即表示,自己一生愧对苍天,虽然得以温饱,但并非通过耕耘种植所得。自认为没有什么长处,却能够得到微薄的俸禄。随后作者描述了到访朋友家,受到热情款待,与朋友畅谈阔论,品尝清供美食,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最后,作者表示虽然天色已晚,雨水催人归去,但在归途中,心中仍然充满着清新的梦境。 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通过描绘与朋友的欢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有一些用典和意象的运用,如“黄独”表示土豆,“山雪”表示山林中的清新气息,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奉谢芸居清供之招》是宋朝诗人周端臣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际交往:诗题中的“奉谢”表明这是一首答谢诗,周端臣受到名为“芸居”的人的邀请,参加了某次清雅的集会或宴饮,即“清供之招”。 2. 文人雅趣:“清供”一般指文人雅士在书房、画室等场所摆放的清雅物品,如花草、石头、古董等,以营造一种雅致、宁静的氛围。因此,这个背景也暗示了当时的文化环境和文人生活。 3. 自然景致:诗中可能也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季节等因素,这些自然景致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奉谢芸居清供之招》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人际交往、文人雅趣以及自然景致等多个方面。
诗词关键字: 藜藿 桂玉 少陵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