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有和章复次韵三首》
一骨万金知未惬,五云七字不妨赊。 此翁久断扬州梦,径付凝香旧主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奢华、富贵的生活状态,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人生的哲理。首句“一骨万金知未惬”,用“一骨万金”来形容价值极高,而“知未惬”则表示即使如此高的价值,也无法满足人的欲望,体现了人生的贪婪与追求无止境。次句“五云七字不妨赊”,则通过“五云”形象地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象,“七字”则代表诗歌,意为在优美的环境中,诗歌可以不拘一格地自由发挥。
第三句“此翁久断扬州梦”,这里的“此翁”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已久断对扬州的梦境,也许意味着他已经放下过去的繁华生活,或者对未来的追求有所减淡。最后一句“径付凝香旧主家”,则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将珍贵之物交付给旧主,不再纠结于个人的得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追求、放下与豁达,体现了人生的多彩与复杂。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谐,语言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张守有和章复次韵三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交背景:这是陈造对张守诗作的回应。在古代,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词进行互动,这是一种社交方式。张守先写了一首诗,陈造则以此诗为基础,进行再创作,以表达他对张守原诗的理解和感受。
2. 文化背景:诗歌是宋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诗词唱和则是宋代文人雅士的重要社交活动。这种文化背景下,陈造的诗词创作也是对当时文化风气的一种参与和体现。
3. 个人背景:陈造本人是一位文学修养很高的文人,他对诗词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热爱。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表达他对生活、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文献研究,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注解和诗歌史的研究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