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龙洞》

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波澜壮阔景象的感知,同时表达了对龙岩古老峻峭的赞美。诗人自称能够理解西湖的浪涛激荡,却选择用诗词赞美龙岩的古老形状。尽管诗人承认诗歌的力量并不邪恶,但他还是感叹,是因为谁才在华亭举棹,领略这样的美景呢?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自我反思。诗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通过对西湖和龙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韩淲的《白龙洞》是一首描绘西湖风景的诗,创作背景与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欣赏和感叹有关。诗人在游览西湖时,感受到了浪花的激荡,同时看到了白龙洞(又称龙岩)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景观。诗人被这些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诗中,韩淲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将西湖的浪花形容为“浪宕”,将白龙洞形容为“老古锥”,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综上所述,韩淲的《白龙洞》是在游览西湖时被美景所吸引而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清]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 2
    [宋]
    偶被鸟声惊破梦,无心行到黄龙洞。
    道人已击晚香钟,犹有残阳在高栋。
  • 3
    [宋]
    一自凌空降节飞,日瞻华表望翁归。
    今犹香气浮丹灶,时有仙韶殷翠微。
    青鸟山深藏宿雾,白猿洞敞纳晨晖。
    榴房桃李年年实,底事游人遇者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