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吴门十首》
兴阑猛辍凌江棹,重看莺花茂苑春。 归自乘流留亦好,浙风淮俗总宜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景色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内心情感和对外在世界的敏锐观察。
首句“兴阑猛辍凌江棹”,通过“兴阑”“猛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情的转变,从兴致勃勃到意兴阑珊,进而猛然停止划船,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次句“重看莺花茂苑春”,通过“重看”二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莺花茂苑的深深眷恋和再次看到的感慨,而“莺花茂苑春”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归自乘流留亦好”,表现了诗人乘流而归,虽有留恋,但心态宽旷,顺其自然,尽显其潇洒豁达的个性。
最后一句“浙风淮俗总宜人”,以“浙风淮俗”概括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而“总宜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适应,也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豁达开朗的性格。
整首诗情感丰富,景色生动,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展现了外部世界的美丽,充满了诗意。
|
创作背景
《寓吴门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陈造在吴门(今苏州)的生活经历有关。陈造在吴门寓居期间,通过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创作了这组诗。诗中描写了吴门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作者的生活琐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吴门这片土地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些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使整组诗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