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丞见和次韵答之》
中年赋远游,群仙谓匹敌。 朅来吏海隅,笑死鹤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只,惟应赤城老,默许分半席。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中年人远游并表达自己志向的诗。诗人开篇即点明主题,“中年赋远游”,表达了中年人为追求理想、探索人生而踏上旅途的心境。接着以“群仙谓匹敌”来描绘自己的远大抱负,将自己与仙界群仙相提并论,展示了自信与傲骨。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朅来吏海隅,笑死鹤背客。”描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自己来到海边小吏的任上,像仙鹤背上的客人一样被嘲笑。这里的“笑死”并非真的被笑死,而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旨在传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接着,诗人借用“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只”来表达自己不屈从于世俗眼光的决心。这里的“昔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愿意像这位名人一样,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和评判,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最后,“惟应赤城老,默许分半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得到认同和理解的渴望。赤城老可能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诗人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默许和认同,甚至愿意与他分享一半的地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中年人的远游经历,表达了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眼光的无畏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苦闷、无奈以及对认同和理解的渴望。
|
创作背景
《张丞见和次韵答之》是宋朝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陈造与友人张丞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诗词交流情感,讨论人生。另一方面,这首诗是陈造对张丞和诗的回应,他们在诗词创作中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在这首诗中,陈造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陈造与张丞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在诗词创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总之,《张丞见和次韵答之》是陈造在与友人张丞的诗词交流中创作的一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