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部乐·帘卷窗明》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
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
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
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
悠悠音信易隔。
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
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
想家山、路穷望睫。
空倚仗、魂亲梦切。
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送行的诗歌,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诗歌开篇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窗帘卷起,窗户明亮,杜鹃鸟开始啼鸣,滴漏的声音刚刚停止。这个描绘既清晰又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已经到来。 “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乱云消散,天边只留下一轮残月,这个景象充满了苍凉和寂寥,寓意着离别带来的空虚和失落。 “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诗人无奈地送别即将归去的客人,行程渐渐紧迫,天色也在催人出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 “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就像一叶孤舟在江上漂泊。 “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诗人表达了音信难通,即使心怀怨恨,见面时也难以说出口的痛苦。 “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白发已经爬上了头。 “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诗人思乡情切,却路途遥远,只能倚仗梦境与亲人相聚。 “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这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难以消解,不像嫩朵可以替代。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三部乐·帘卷窗明》是宋朝方千里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和方千里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宋朝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社会上层广泛流行,许多文人雅士通过词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方千里作为一位词人,在创作上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雅致、抒情的风格。 对于这首《三部乐·帘卷窗明》的具体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如有需要,可以到古诗词网站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诗词关键字: 霁色 催发 倚仗
相关诗词
  • 1
    [唐]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
    皇家思眷祐,星使忽登临。
    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碪。
    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沈。
    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
    瘴川风自热,剑阁气长阴。
    迅濑从天急,乔松入地深。
    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
    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
    东开洞君听,南辟纳蛮心。
    渥泽濡三部,衣冠化雨林。
    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
    鸟道经邛僰,星缠过觜参。
    回轩如睿奖,休作苦辛吟。
  • 2
    [唐]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沉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
    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
    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
    愿君弄影凤凰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诗》第三部·15·
  • 3
    [宋]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