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荡暖花风满路》
荡暖花风满路。 织翠柳阴和雾。 曲池斗草旧游处。 忆试春衫白苎。 暗惊节意朱弦柱。 送春去。 晓来一阵扫花雨。 惆怅蔷薇在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写的是暮春之景和惜春、伤春之情,以及对旧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
起首二句写花风暖,柳雾织,正是一派春日景象,但“花风”而说“荡暖”,则已暗示春将归去,故下句即接以“织翠柳阴和雾”,以“织翠”二字描绘柳色,更见浓郁,更见稠密,这固然仍是春日景象,但已暗示时至暮春了。“絮”字与“织翠”相呼应,更加浓了暮春气氛,这就为下文的惜春、伤春铺垫了基础。
“曲池”二句回忆旧日游踪,曲池斗草,春衫白苎,皆昔日乐事,而时过境迁,昔乐今哀,更增伤感之情。
“暗惊”二句写春将归去,节候暗换,弦柱调改,送春归去,而眼前风雨,扫花落地,一片残败景象,令人惆怅不已,故结句以问语出之,实则是感叹春之归去,蔷薇花之凋零,含有无限惋惜之情。
全词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情随景生,写得委婉细腻,含蓄蕴藉,表现出作者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
创作背景
《秋蕊香·荡暖花风满路》是宋代文人毛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同时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推测。
首先,从词中描绘的春日景象来看,毛并可能在春游或赏花时有所感触,因而创作了此词。词中描绘的“荡暖花风满路”、“游丝百尺争牵绪”等景象,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其次,词中也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如“韶光半去”。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也是文人墨客常常抒发的一种感慨。
综上所述,《秋蕊香·荡暖花风满路》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毛并在欣赏春日景象时,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时光的感慨。
相关诗词
-
多病渊明刚止酒,不禁秋蕊浮香。
饮船歌板已兼忘。
吴霜羞鬓改,无语对红妆。
小捻青枝撩鼻观,绝胜娇额涂黄。
独醒滋味怕新凉。
归来烛影乱,欹枕听更长。
-
髻稳冠宜翡翠。
压鬓彩丝金蕊。
远山碧浅蘸秋水。
香暖榴裙衬地。
亭亭二八馀年纪。
恼春意。
玉云凝重步尘细。
独立花阴宝砌。
-
花外数声风定。
烟际一痕月净。
水晶屏小欹醉枕。
院静鸣蛩相应。
香销斜掩青铜镜。
背灯影。
寒砧夜半和雁阵。
秋在刘郎绿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