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寒食》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 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 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雅致意象的诗歌,让人感觉到浓厚的春寒和别离的哀愁。整首诗情景交融,以雨雾弥漫的园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思念远人的佳人形象,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离愁别绪。
首联“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描绘了一个烟雨蒙蒙的景象,园亭掩闭,给人以沉闷、孤寂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颔联“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通过描绘佳人的淡妆和闲置的彩绳,进一步渲染出孤寂、无聊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佳人的落寞和无聊。
颈联“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通过写佳人借酒消愁,同时春寒料峭,近山更觉寒冷,进一步表现了佳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尾联“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以花枝隐喻佳人的美丽和别离的哀愁,灞陵间的别恨更加增添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敏锐感悟,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离别之情和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创作背景
《雨中寒食》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常在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名寒食节。羊士谔的这首《雨中寒食》就是写在寒食节当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的情景。
创作背景方面,羊士谔生活在中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同时,羊士谔本人也经历了多次贬谪,生活困苦,心境悲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使他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孤独、悲凉的心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