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江仙·一霎狂云惊雨过》

一霎狂云惊雨过,月华恰到帘帷。
槛前叠石翠参差。
洞房相见处,灯火乍凉时。
睡玉眠花愁夜短,匆匆共惜佳期。
风梧不动酒醒迟。
好同蝴蝶梦,飞上凤皇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和欢聚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诗语,展现了一幕幕浪漫而温馨的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善于营造优美的意境。一开始,“一霎狂云惊雨过,月华恰到帘帷”,描绘了一幅风雨过后的宁静景象,月光透过帘帷,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接着,“槛前叠石翠参差”,以叠石和翠色参差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优美的环境。 其次,诗人巧妙地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展现了情感的升华。从“洞房相见处,灯火乍凉时”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是一对恋人在洞房中相见的时刻,灯火渐暗,营造出一种甜蜜而紧张的氛围。接着,“睡玉眠花愁夜短,匆匆共惜佳期”,以睡玉眠花形容恋人的美丽和温柔,又以“愁夜短”和“共惜佳期”表现了他们对欢聚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最后,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将情感推向高潮。“风梧不动酒醒迟”,以风梧不动形容环境的宁静,以酒醒迟表现诗人的沉醉状态。而结尾的“好同蝴蝶梦,飞上凤皇枝”,则以蝴蝶梦和凤皇枝比喻恋人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优美意境的营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生动的比喻和意象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恋人相见、欢聚和期待未来的美好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临江仙·一霎狂云惊雨过》的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的金兵南侵事件有关**。当时,洛阳、汴京一带遭受战火,不久汴京沦陷。作者石孝友携家南逃,先至淮海地区,然后渡江到达金陵,接着又沿江而上到达江西,再由江西南下广东,避难于南雄。这首词是石孝友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大约写于建炎晚期(公元1129年—1130年)他避难江南,舟行长江之时。他借古喻今,抒发了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诗词关键字: 叠石 蝴蝶梦 参差
相关诗词
  • 1
    [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2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