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念奴娇·闷红颦翠》

闷红颦翠,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
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
鸾鉴分飞,梦云零乱,欢意今衰飒。
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


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
满眼凄凉无限事,付与丁香愁结。
欲语情酸,临岐步懒,怅望兰舟发。
出门谁伴,泪昏一片孤月。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离别之苦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流年易逝,人去楼空,音信全无的悲凉景象。 “闷红颦翠,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诗人以红花绿叶的凋零,暗示人的青春易逝,不忍面对艳阳高照的时节。这种对比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愁。 “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诗人以白玉楼形容人去楼空的景象,两地音尘都绝,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联系的无奈。 “鸾鉴分飞,梦云零乱,欢意今衰飒。”诗人以鸾鉴分飞形容离别,梦云零乱形容梦境纷乱,欢意今衰飒则表达了现在的欢乐已经消失殆尽。 “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诗人回忆曾经在红叶上题诗的时光,墨痕已淡,记忆却犹新。 下片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后约难凭,一切只是虚说的无奈,满眼凄凉,付与丁香愁结。诗人想要诉说心中的酸楚,却步履蹒跚,怅望兰舟发。最后出门谁伴,泪昏一片孤月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绝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深哀愁。
创作背景
《念奴娇·闷红颦翠》是宋代词人石孝友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写春末夏初的景色和少女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创作背景方面,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诗词关键字: 音尘 付与 流年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3
    [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