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追和》
东园北寺非无约,瘦骨禁寒未敢前。 寄语惊风并急雪,多情多感况中年。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面对东园的北寺,虽然心有向往,但因身体瘦弱畏寒而未能前往。诗人寄语惊风和急雪,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东园北寺非无约”,表明了诗人对东园北寺的向往和期望。“非无约”三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期盼和等待,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转折。
次句“瘦骨禁寒未敢前”,则道出了诗人未能前往的原因。“瘦骨禁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体瘦弱、畏寒难耐的状态,“未敢前”三字则表现出他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寄语惊风并急雪”,诗人寄语惊风和急雪,象征着他内心的激荡和感慨。惊风和急雪是自然界的力量,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结句“多情多感况中年”,则表达了诗人人到中年后,情感更为丰富,对人生的感悟也更为深刻。“多情多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况中年”则凸显了他在人生旅程中的阶段和经历。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世界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陈造的《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追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宰的增诗有关。赵宰对陈造的原作《登頫江三绝》进行了增补,增加了一首诗,陈造因此创作了《追和》作为回应。在《追和》中,陈造可能对赵宰的增诗进行了评价,或者表达了对赵宰才华的赞赏。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描述了陈造对登高远眺景色的感受和思考。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诗歌内容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